今天是
期刊信息

刊名:干旱气象
曾用名:甘肃气象
主办:甘肃省气象局
主管:中国气象局
ISSN:1006-7639
CN:62-1175/P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1.947955
数据库收录: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气象学
期刊热词:
论文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干旱气象中文期刊网(干旱气象编辑部)(6)

来源:干旱气象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12-08 22: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与企业人员流中,田虹雨发现,自己团队的研究成果之所以受到企业欢迎,是因为解决了他们在肥料生产转型升级中膜材难降解、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难题

在与企业人员流中,田虹雨发现,自己团队的研究成果之所以受到企业欢迎,是因为解决了他们在肥料生产转型升级中膜材难降解、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难题。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攻克产业发展‘卡脖子’难题,这是我们团队一直传承的科研理念。近年来,我们要围绕粮食安全、环境保护等农业生产关键领域做理论和应用研究,科研成果含金量高还接地气。”作为“沃土肥田”创业团队的指导老师,刘之广一直叮嘱他们要传承农大人的家国情怀。

生产难题要成为科研问题

为了让工作目标与产业发展接轨,“沃土肥田”团队成员到山东蓬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烟台众德肥料有限公司等肥料生产企业调研。

缓控释肥具有节肥、增效、省工等优点,是我国鼓励发展和当前产销量最大的新型肥料。但很快,他们发现了缓控释肥料产业“痛点”:传统控释肥多采用石化膜材,成本高、难降解,且传统产品功能单一,无法解决因盐碱、干旱等非生物胁迫导致的作物肥料利用率低下和生理障碍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以前总会有人问我,我国不使用化肥不行吗?起初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后来张民老师告诉我,我国用8%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这其中约有一半的贡献来自肥料。肥料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需要科研助力。”面对新难题,田虹雨和小伙伴们摩拳擦掌,想大干一番。

因为制备肥料需要高温加热等条件,“沃土肥田”团队的实验室在一间狭小的屋子里,夏天没有空调,酷热难耐。尽管条件艰苦,他们还是通过一次次的试验,摸索出微量增效剂膜内负载技术,研发出抗逆型缓控释肥。

在示范中受到企业和农民肯定

“我们开发了应用于粮食、蔬菜、花卉等不同作物的功能缓控释肥产品,养分的缓释提高肥料利用率,不仅节约资源,还能避免传统肥料养分流失造成的污染,帮助农民省工省时,较传统肥料每亩地肥料用量比以前减少20%,还能让作物增产8%左右。”对此,田虹雨和小伙伴们都极为兴奋。

“沃土肥田”创业团队成员带着自己的技术走进肥料生产企业,助力缓控释肥生产经营转型升级;他们带着自己的产品走进盐碱地,让荒地变肥田;他们还带着自己的产品走进山地、丘陵等干旱地区,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山东省东营市盐碱地面积达约340万亩,农民在这块地上种植作物很难获得可观的效益。“沃土肥田”团队来到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盐窝村,示范推广研制的抗逆复合包衣增效型缓控释肥。“用他们的抗逆控释肥比用传统肥料小麦增产40%多,还不用追肥,太神奇了。”村民董守华连连称赞。

使用“沃土肥田”团队的抗逆型缓控释肥,临沂市费县东渐富村玉米产量提高12%以上,农民一次施肥就可,让居住在这片丘陵地区的村民减少了上山施肥的次数,提高了收入。

现在,该团队已与山东蓬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烟台众德肥料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未来团队将致力于技术研发与升级,为肥料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统一作贡献”对于未来,田虹雨和小伙伴们信心满满

文章来源:《干旱气象》 网址: http://www.ghqxzz.cn/zonghexinwen/2022/1208/1087.html

上一篇:你认为可可西里无人区黄某遗物地是死亡时的第
下一篇:干旱气象期刊(气象干旱相关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