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应急
8月9日在德国宾根拍摄的露出部分河床的莱茵河。 新华社/路透
热浪滚滚,干旱严重,今年夏天,欧洲国家过得尤为艰难。欧洲大陆不仅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三个7月之一”,还可能遭遇“约500年来最严重干旱”。如今,本就因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和通货膨胀而“疲惫不堪”的欧洲又多了几重考验。
法国自然环境协会水和干旱问题专家弗洛伦斯·丹尼尔—帕斯基尔表示,今年夏天,欧洲多地干旱的原因在于,地下水在上个冬季补给严重不足,随后春季出现的高温又加剧了土壤的干燥。继续追究更深层次的原因,全球变暖无疑是欧洲广泛干旱的“病根”。气候变暖导致水的蒸发量增加,这意味着地下水渗透和地表水分的减少。
在部分欧洲国家,基础设施陈旧加剧了极端天气带来的危害。英国气象局官员明确表示,该国基础设施无法承受热浪来袭。据路透社报道,英国基建忽略高温因素,民宅空调安装率极低,铁路网络也仅适用于30摄氏度以下气温,面对高温热浪几乎不堪一击。
法国总理办公室日前发表声明说,干旱对农业、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都构成灾难。彭博社报道称,热浪下农作物枯萎、发电量骤减,饱受通胀困扰的欧洲将经受食品和能源价格进一步上涨的威胁。分析人士指出,欧洲多国为粮食净出口国,其农作物减产将加剧世界贫困地区的粮食危机。
雪上加霜
据法国《回声报》网站报道,今年入夏以来席卷整个欧洲的酷暑和热浪开始影响欧洲能源系统。电力生产因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危机和法国核电站屡次出现技术问题而面临严重威胁,水能、风能、核能以及天然气发电站和煤电站……几乎所有发电方式都受到影响。
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表示,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极端天气源自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这种趋势将持续至少40年。这意味着,今夏,法国和西班牙的毁灭性野火灾害、意大利和葡萄牙创纪录的干旱以及英国史无前例的40℃高温天气未来将越来越频繁出现。
该论文作者、剑桥大学地理系教授伍尔夫·邦根表示,气候变化不一定意味着各地都会变得更干燥,有些地方可能会变得更湿润或更寒冷,但极端天气会变得更加频繁,这可能会对农业、生态系统和整个社会造成破坏性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欧洲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应对冬季能源短缺危机。但现在,欧洲不得不先处理夏季极端高温干旱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很显然,欧洲没有做好应对极端高温干旱天气的准备。欧洲国家现在只能采取一些短期应急措施,比如,加大电力供应的渠道、重启煤炭发电厂和放松核废水排放温度限制。”张健认为,就能源需求而言,欧洲夏季用电量激增且电力基础设施投资滞后,预计今年冬季欧洲将面临历史级别的凛冬,其电力、天然气等能源需求将再次飙升。彼时欧洲的能源需求如何满足,或将成为国际局势的焦点问题。
欧洲多条主要河流水位急剧下降,也严重影响航道运输能力。其中,莱茵河承载了“欧洲经济火车头”德国的80%水运货物,是煤炭、铁矿石、石油、建筑材料等原料运输常年仰赖的主航道。8月12日,莱茵河部分关键河段已下降到40厘米。这个水位意味着,运输商品船舶成本将大大增加。德新社报道称,正常情况下,要想让一艘满负荷的货船安全通过莱茵河的狭窄河道,至少需要1.5米的最低水位。但现在,所有的货船只能大幅减少装载量才能行驶,后续的运输成本也随之大幅提高。几个月前,在莱茵河上运送燃料,每吨成本仅25欧元,而现在已经涨到了每吨200欧元,上涨了整整8倍。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称,德国莱茵河中游的考布镇河段水位预计很快将降至37厘米以下,使得大部分运送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物资的驳船无法通行,将进一步加剧欧洲能源危机。
面对高温干旱所引发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欧洲各国紧急采取应对措施。
挪威咨询企业吕斯塔德能源公司统计数据显示,欧洲今年前7个月水力发电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两成,核能发电量减少12%。高温导致河流、湖泊和水库的蒸发量加大,水位下降,水力发电首当其冲。以意大利为例,水电占该国总电力产量的20%,但该国过去12个月水电产量骤减40%。西班牙的水电产量也猛降44%。高温还将影响核电站冷却反应堆用水。此外,高温天气也不利于太阳能发电,因为光伏发电板“怕晒”,高温会导致发电板功率折损、使用寿命缩短。
文章来源:《干旱气象》 网址: http://www.ghqxzz.cn/zonghexinwen/2022/0818/1047.html
上一篇:高温干旱加剧欧洲经济困境
下一篇: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气象干旱预警